大學教育

依據學校「延續傳統、融合創新」校務發展策略,參酌國際著名軍校制度及大學教育發展趨勢,研擬大學教育課程設計方針。本校四年學年教育必須修滿128學分,其中通識教育課程36學分,軍官基礎素養課程36學分,學系專業課程56學分。

  • 一、 大學部課程設計


  • 根據本校「培養允文允武、術德兼備之軍事領導人才」教育目標,訂定大學部教育目標為「培養具備學系專業知識及終身學習能力之現代化軍事領導人才」,具體目標可區分為下列四項:
    1.培養科學、工程、管理及語文等學系專業知識。
    2.以軍官基礎素養課程設計,拓展學生跨領域專業知識。
    3.培養軍事科技專業知識與技能,建立領導管理能力。
    4.健全人格,養成責任感及榮譽心。
  • 大學部專業課程架構如下圖所示。
大學部專業課程架構圖
  • 1.學系專業課程


  • 大學部主要負責專業課程規劃與執行,「學系專業課程」則是依各學系之專業特色,培養學生大學專業知識及兵科特性實務,奠定終身學習潛能,大學部共設立土木工程學系、機械工程學系、電機工程學系、物理學系、化學學系、資訊學系、管理科學系、政治學系、應用外語學系及運動科學學系等10個科系。
  • 各學系課程地圖
    土木工程學系
    機械工程學系
    電機工程學系
    物理學系
    化學學系
    資訊學系
    管理科學系
    政治學系
    應用外語學系
    運動科學學系
  • 2.軍官基礎素養課程


  • 軍官基礎素養課程為建構軍官核心學能相關課程,是讓每一位學生均能修習有關科學與資訊、領導與管理、軍事與科技等課程,目的為培養學生具多元廣博知識,使其具備軍官基礎素養。讓學生了解如何將專業知識應用在軍事科技與武器裝備上,並學習如何應用管理學的知識和領導統御的原則來領導與管理部隊。各領域課程如下:
    1.科學與資訊:微積分、普通物理與實驗、基礎化學與實驗、資訊安全與應用、電腦軟體與應用。
    2.領導與管理:軍事領導學、軍事管理學。
    3.軍事與科技:車輛原理、武器系統、電機學概論、土木工程概論、環境與地理資訊系統、通資電概論與實務。
  • 二、 通識教育


  • 本校的通識教育理念,著眼人的主體性、成就完全之人,從而使學生主動探求真理、解決問題,具人文素養並持續學習的良善公民。故本校通識教育課程包含以下課程:通識核心課程、軍官基礎素養課程及通識博雅課程。
    1.通識核心課程
    通識核心課程是本校「全人教育」的基礎,令學生得探索、實踐生命意義與價值體系,包括「語文與溝通」,培養語文的溝通能力以奠定領導統御的基礎、「歷史與國家」,拓展歷史與文化的宏觀視野並堅定對國家的認同、「道德與行為」,深化道德倫理的觀念與培育健全完整的人格;「法學素養」,陶冶學生具備公民社會應有之法治素養以履行應盡責任。
    2.通識博雅課程
    博雅選修課程:規劃四個領域課程,學生自二年級起必須自四個領域所開設課程中,至少任選三個領域修習,合計6學分。
    (1)人文涵養與多元文化領域:包括歷史與文化、語言與文學、藝術及宗教等。
    (2)社會科學與公民素養領域:包括法政、人類、哲學、心理、經濟與管理等。
    (3)自然與科技發展領域:包括數理邏輯、地球科學、生命科學、工程科學、科技與生活等。
    (4)軍事涵養與戰略思維領域:包括軍事應用科學、軍事知能、運動科學等。
rocmalife_c_02.jpeg